在近期的比赛中,中国女篮接连遭遇日本队的重创。无论是女篮亚洲杯的半决赛被逆转,还是女篮亚青赛的小组赛和季军争夺战,中国女篮都没能逃脱被日本队击败的命运。在短短两个月内,日本队三次战胜中国女篮,其中两场更是以较大分差获胜。从成年组到青年组,中国女篮在面对日本队时都显得处于下风。这种局面无疑给中国女篮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也让球队的更新换代工作变得更加艰难。

日本队长期以来都是中国女篮在亚洲赛场上的最大对手。回顾过去十多年,日本队在对阵中国队方面取得了显著的心理和技战术优势。2011年,在苗立杰和陈楠的领衔下,中国队成功拿到奥运会参赛资格,但从那时起,中国队开启了长达十年的对日不胜纪录。在接下来的五届亚锦赛中,中国女篮连续失利,未能再度问鼎亚洲冠军。其中最惨痛的失败来自2015年的决赛,当时中国队以35分之差惨败,让人印象深刻。
相较于成年组,中国青年组在历史上对日本队的战绩还算稍有亮点,尤其是在黄金一代李月汝和韩旭的带领下,曾多次在U16和U18亚青赛上取得胜利。然而,这样的优势在2016年之后逐渐消失。尤其是从2017年开始,中国国青队对阵日本队的成绩不断下滑,胜少负多。在U16亚青赛的对战中,中国队已经连续三次输给日本队,而上一次取得胜利,还是在2015年,这无疑反映出国青队在后备力量上面临的严峻考验。
今年夏天,在中国女篮亚洲杯的赛场上,中国队一度展现出了竞争力,小组赛以三连胜昂首晋级。然而,在关键的半决赛中,她们再次遭遇了日本队的逆袭,尽管全力争取,但仍以81-90败北,痛失进入决赛的机会。而几乎是接连而至的女篮亚青赛也未能扭转局势,中国国青队最终仅获第四名。她们在小组赛和淘汰赛中先后败于日本队之手,被对手轻松“双杀”。
具体到比赛表现,小组赛时虽然中国队开局还能够与日本队抗衡,但进入下半场之后,整体节奏逐渐脱节,最终以21分惨败;而在季军争夺战中,中国队一度在上半场建立了一些领先优势,但到了最后一节比赛突然哑火,单节输掉12分,被对手甩开比分,以58-71再次饮恨。在接连的重大赛事中,中国女篮两个月内三败日本队,不仅让球队士气受到严重打击,也暴露出在面对日本队时对于对手压迫性的技术风格完全束手无策的问题。

从这些比赛可以看出,中国女篮在过去十年始终被日本队压制,几乎找不到破解对手战术的有效方法。尽管目前球队汇聚了李月汝、韩旭和张子宇这样的优秀球员,但在面对日本队时依然难有突破,团队能力和显现出的短板让人忧虑。展望未来,如果不在技战术、体能和心理层面全方位寻求进步,中国女篮恐怕仍将继续在亚洲赛场上疲于应对日本队,不利于重塑昔日的辉煌。